3月7日,證券時報聚焦兩會聲音,圍繞健全完善國有資本優化配置機制,助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產融結合,采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并刊發《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打造成產融結合的連接點》一文。現將全文分享如下:

全國兩會已經拉開帷幕。作為今年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23年中國國新將通過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專業運作,推動國有資本在更大范圍“活起來”“動起來”“強起來”。他也希望能夠健全完善國有資本優化配置機制,助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產融結合。
證券時報記者:當前國有資本運營試點轉入持續深化改革階段,請問中國國新將如何繼續發揮作用?
周渝波:自2016年獲批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以來,中國國新牢牢把握運營公司“實現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的功能定位,立足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功能作用發揮等方面展現責任擔當。下一步,中國國新將在實體產業投資上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在布局優化結構調整上更好發揮推動作用,在國資國企改革上更好發揮支持作用,在對接資本市場上更好發揮紐帶作用。
中國國新本身也將聚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標,著力推動全系統實施對標一流提升行動,特別是加強效率效益對標,選精找準所在領域優秀標桿,多維度查找差距,明確改進提升方向,持續鞏固提升公司運營優勢。
證券時報記者:?2023年中國國新將從哪些方面助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
周渝波:2023年,中國國新將更加突出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核心功能。一是努力引導更多資本支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支持央企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等方面展現更大作為。二是積極助力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通過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專業運作,推動國有資本在更大范圍“活起來”“動起來”“強起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作用。
證券時報記者: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當前的熱點話題。請問,您認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有哪些切入點?
周渝波:中國國新積極引導聚集社會資本,充實國資央企資本實力。截至2022年底,通過基金出資310億元帶動募資900億元,通過領投項目90個帶動社會資本1172億元。在資本市場,中國國新實施了“央企上市公司插旗行動”,以重點項目為支點開展產業鏈央企深度協同賦能,布局25個央企上市公司策源地創新領域、覆蓋率近90%。
中國國新始終把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開展國有資本運營的重要突出位置,通過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不斷加大支持國資央企科技創新的力度。
證券時報記者:對于打通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的難點堵點,提高企業資產運營效率您有什么建議?
周渝波:目前,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但影響國有資本配置的一些突出矛盾需要重視解決。一是實體產業周期性波動與金融機構安全性要求的矛盾。二是實體企業聚焦主責主業與創新資源融通融合的矛盾。三是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與科技創新投資風險的矛盾。四是國有企業負責人的任期制考核與產業培育長期性的矛盾。
健全完善國有資本優化配置,建議以四個機制為抓手。這就是“產融結合”機制、跨界創新合作機制、科技創新投資容錯機制和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機制。
希望重視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國有資本帶動優勢,推動完善“產融結合”機制,形成更加暢通的實體產業和資本市場結合部和連接點,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創新資源參與科技創新、產業培育,實現各類資本的信用轉換、期限轉換,促進提升資本要素在實體產業的配置效率。此外,建議制定遞延式考核機制、階段性專項考核目標和特殊的任期制安排,以此激勵國有企業負責人更好把握需要國有資本長期投入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