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資本:著力推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2021-07-23 |文章來源: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
本期對話中國國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國新資本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則鵬。
打造“雙料平臺” 當好“金融尖兵”
作為中國國新金融服務板塊的首家代表性企業,國新資本在“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擬重點突破的業務領域。
“1345”是中國國新系統總結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歷史經驗,把握現實需求,聚焦打造國有資本運營升級版和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的綜合性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提出的“十四五”時期下的總體戰略目標,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其中,“一個統領”是根本保證,“三個跨越”是奮斗目標,“四個提升”是有力抓手,“五個促進”是前進方向,這4個方面是中國國新為開拓國有資本運營事業新格局,實現“高效、均衡、可持續、契合國家戰略”高質量發展的“四維支撐”和“具體要求”。
國新資本的功能定位是以商業保理、融資租賃、保險經紀、金融科技等金融服務工具為手段,支持央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保值增值,推動黨中央、國務院“三去一降一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在中央企業落地。同時,國新資本作為中國國新金融事業部的企業化運營平臺,還承擔著助力獲取核心金融牌照、增添金融服務功能手段的重要責任。
立足當下,“十四五”是中國國新實現改革發展新跨越的關鍵時期,也是國新資本業務開拓的重要機遇期。從積極因素上看,中央提出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任務,同時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國新資本致力于當好支持央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金融尖兵,將迎來更多機會和更大市場。從不利因素上看,金融服務板塊后續發展持續承壓,隨著金融監管對核心金融機構新設及股權變更的門檻不斷提高、審批更加嚴格,核心金融牌照欠缺的局面尚未破題;市場主體信用違約事件頻發,優質客戶識別留存難度提升,合規經營和風險防控壓力不斷加大;還有金融科技水平尚未滿足新形勢下快速迭代的創新需求等等,都成為亟需攻克的挑戰。
著眼未來,國新資本已進入“第二個五年”的新發展階段,將圍繞中國國新“1345”戰略目標,堅持以服務央企實體經濟,助力央企以融促產、以融強產,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為初心和使命,將國新資本打造成為差異化、特色化、數智化、一站式央企金融服務平臺和核心金融機構持股平臺,不斷支持央企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在存量業務方面。國新資本將加大對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放力度,鞏固基建、能源、交通、制造等現有行業基本盤,持續擴大央企客戶范圍,在新能源、數據服務、汽車運輸、工程機械等領域,通過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務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幫助央企暢通資金鏈、穩住供應鏈、做強產業鏈。在增量業務方面,國新資本已增資至550億元,成為中國國新并購核心金融牌照的持股平臺,將按照“成熟一家、推進一家”原則,穩健涉足金融新領域,鎖定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建設能夠有效服務央企改革發展、能夠產生預期經濟效益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切實拓展央企金融服務平臺的外延和內涵。
建設三個“生態圈”供應鏈變“共贏鏈”
國新資本通過特色化、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更好支持央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目前,國新資本已逐漸形成以保理、租賃、保險產權經紀三項主營業務“千億”級、金融科技創新業務“百億”級的業務發展格局,其中,國新保理成為國內首家“千億央企保理公司”,國新租賃人均資產、人均利潤等指標在國內2015年末以后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中位列第一。
“十四五”期間,國新資本將聚焦中央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以金融服務為手段,在保障央企金融供給總量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供給質量、供給效率和供給效益的明顯提升,著力推動“金融活水”在央企之間、央企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精準滴灌,以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資金投入產出關系,促進國有資本在產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固鏈”流動過程中實現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和保值增值。具體來說,國新資本將通過加快推進三個“生態圈”建設,實現平臺升級。首先是保理、租賃“生態圈”,通過推進“央企保理、租賃合作平臺”的搭建,目前已得到數十家央企同業的積極響應,后續將推出與重要同業企業的專屬聯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優先為范圍內的供應鏈成員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支持,促進與同業企業的良性互動、合作共贏,到“十四五”末,兩個合作平臺業務規模將力爭突破500億元;其次是行業與客戶“生態圈”,通過主動對接行業、產業主管部門,積極發揮保理、租賃在資金、技術、平臺等方面的優勢,穩步構建“行業-央企總部-二級企業集團-下屬經營單位”網格化客戶資源體系,鎖定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現代農業、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信息通訊、交通運輸八大重點行業,聚焦央企客戶、重點行業的“空白地帶”,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的地區、行業分布結構,更好地幫助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中發揮作用,鞏固保理業務央企領先地位,推動租賃業務邁入頭部序列,實現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重點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國新資本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再次是國有資本運營“生態圈”,國新資本將積極主動與中國國新各板塊公司協同合作,實現金融服務功能與基金投資、股權運作、資產管理、境外投資的相互融合和互促互進,一次性滿足客戶多領域的業務需求。
國新資本對所屬功能公司在“十四五”期間的具體發展規劃。
國新資本將在全面做強做優做大國新資本的基礎上,重點做強國新租賃、做優國新保理、做大國新保險經紀、做實國久數科,全力實現各功能公司均衡發展、新業務單元可持續發展,努力為中國國新國有資本運營事業打造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國新資本梳理形成了“一三三”工作思路,即圍繞立足央企、服務央企這一條主線,聚焦央企產業鏈供應鏈的“痛點”“難點”“堵點”三個方面,在資金、資產和信息化三端實現2.0創新升級。在資金端,繼續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提高自主授信額度,加強成本管控,靈活運用資產證券化等各類融資工具和手段,盤活存量資產,持續用于服務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在產品端,將瞄準央企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裝備購置、產能擴張等融資需求,特別是將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央企客戶納入重點客戶名單,通過派駐專業服務人員,協助做好應收賬款、可保資產、機械設備等摸底調查工作,主動發掘和創造有效融資需求,為其準確“畫像”,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方案。同時,基于央企為核心企業,對央企客戶及其上下游單位制定差異化服務方案,面向核心企業提供資金、資產直連方案,針對其上下游企業不斷優化融資、結算、保險綜合服務,協助客戶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提高產業鏈條信息透明化,在堅守風險底線前提下,推動永續組、到貨保理、互聯網保險等創新產品在央企客戶中大范圍推廣,持續協助制造業央企辦理首臺套、新材料保險,有力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在信息化端,堅持以市場需求推動科技建設,以平臺系統帶動業務創新,充分發揮金融科技“中間件”“連接器”的核心價值,積極融入數字國新建設之中,持續優化商業保理、資產交易、ABS服務、智能風控等系統,聯合央企客戶、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各類市場主體,探索搭建央企供應鏈金融集成服務平臺,助力打造開放式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以線上化手段投放業務規模突破500億元、服務核心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單位突破3000家。
國新資本要在促進科技資源和產業資源加速融合、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
國新資本所屬國久數科作為金融科技公司,擁有較強的技術和金融資源,將成為國新資本助力中央企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載體,通過數字驅動賦能央企供應鏈金融,協同央企客戶、金融機構打通產業端、科技端和金融端之間的通路,推動央企客戶產業鏈供應鏈鏈屬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全周期覆蓋,最終實現金融資源在央企實體經濟,特別是央企科技創新領域的高效配置。
國新資本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信息加密互信等前沿技術,為央企及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具備“主干業務系統+核心風控價值”的供應鏈金融SaaS服務,實現央企供應鏈上下游的信用穿透和多級流轉。這種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傳統供應鏈金融中流程長、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一方面確保交易信息可驗真、可回溯,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周期長、風險高、資金需求量大等特點,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新資本通過充分發揮保理、租賃合作平臺的聯動效應,探索聯合保理、聯合租賃等多種形式,引導更多同業、金融機構等主體共同投入,構筑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逐漸將合作平臺升級成為產業路由器,實現從供應鏈到“共贏鏈”的轉變。
筑牢風控“五道防線” 辦好“國新資本五新黨建年”
國新資本做實做細風險防控的具體舉措。
金融的本質就是識別和管理風險,實踐中,國新資本始終堅持風險防范的同步推進,發展五年持續保持零逾期零不良,無違法違規事件發生,形成了良好的風險合規文化。下一步,國新資本將把風險防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確保各項風險可控再控。在機制上,將通過筑牢“五道防線”,做到防控風險“手中有術”。在流程上,將嚴格執行“五不放”原則,做深做透盡職調查和投后管理。在作業上,將堅持“雙人四眼”的操作要求,嚴防操作風險。同時,建立紀律監督、法律合規、財務檢查、風險控制、內部審計多方協作機制,將內部審計、巡察、風險檢查有機結合、同步推進,形成審計“監督落實”、巡察“利劍震懾”、風險“心中有數”的大監督格局。此外,國新資本還將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風控指標系統自動計算、稅務信息批量核驗、行業數據集中對比、相關輿情實時監測等多種方式,初步形成風險智能識別能力,資產自動監測能力,不斷提升風險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國新資本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動基層黨建與運營業務相互融合、有效促進的重點舉措。
2021年,國新資本將以“國新資本五新黨建年”為抓手,立足國新資本黨委第一個完整運營年度新起點,拿出一攬子黨建與經營發展深度融合新舉措,培育壯大金融服務央企實體經濟新動能,答好“兩利四率”“雙百”改革新考卷,開啟國新資本“十四五”奮斗新征程,努力以經營業績“六連增”、改革發展新突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在規范做好各項黨建工作基礎上,國新資本將繼續圍繞黨建與經營發展深度融合這一基本路徑,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用功發力:一是在系統集成方面。以國新租賃黨支部為試點,探索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對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把關的有效方式路徑,為推動國新租賃邁入央企融資租賃公司第一梯隊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是在載體銜接方面。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結合國新資本各業務單元特點開展紅色金融史學習活動,研究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和工作手冊等文件,精心鍛造“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支持鼓勵各功能公司在與央企客戶簽訂業務合同同時簽訂共建協議書,不斷擴大黨建、業務“朋友圈”。同時將業績考核、重點工作任務安排和黨建工作進行系統整合,明確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工作業績考核,實現勞動合同書、崗位聘任書、工作業績責任書和黨史學習教育攻堅奪旗任務書“四書”管理,2021年上半年,國新資本累計為央企提供保理、租賃融資款2177億元,凈利潤、EVA等主要經營指標圓滿達成上半年既定目標,切實以時間、任務“雙過半”為“十四五”開局夯基、向建黨百年獻禮。
三是在動力賦能方面。牢牢把握黨建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的內涵要求,充分發揮國新資本作為“雙百企業”打造的良好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基礎,將黨管干部原則進行有機嵌套,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以監督加壓、信任加力相結合推動實現員工有畏、有為相統一。另一方面,嚴把黨員入口關,建立競爭入黨機制和黨員人才優先引進、優先培養、優先提拔的“三優先”制度,更好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