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國資小新發布《六個維度,解析中國產業坐標!》,聚焦中國深度、中國力度、中國高度、中國精度、中國強度、中國速度,報道了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從10月中旬起,連續六周推出的《中國產業坐標》系列節目。中國國新作為中國產業“速度”坐標,以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來推動優化布局,引領匯聚資本進入實體產業,助力實體產業跑出中國速度。現為您分享如下:
國有資本運營助力實業發展
中國產業“速度”坐標:累計投資投放到實體產業8300億元

中國國新是扎根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實體產業中的一家中央企業,專司國有資本運營,以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來推動優化布局,為實體產業改革升級、優化布局、創新發展提供支撐支持。
至今國新累計投資投放到實體產業的資金總額為8300億——引領匯聚資本進入實體產業,助力實體產業跑出中國速度。

資本運營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
周渝波:運營公司沒有具體主業的限制,如果我們沒有主業限制,跨行業、跨領域去搞投資,甚至認為哪里賺錢就往哪投資,這個里面的風險就太大了。國新的主責主業就是資本運營,不像投資公司、產業集團那樣,它有兩三個主業,經營目標上我們是要通過資本運營,通過我們的資本的流動性,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去助力我們的央企國企,更好地按照中央要求來優化布局轉型升級。
我們國有企業幾十年來,從生產線到廠房到產供銷的整個體系的建立,最后形成的通常是重資產,在專業化整合、戰略性重組的過程中,它往往缺少一定的流動性,所以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就恰好以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來注入流動性,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用資本的力量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周渝波:國新的定位是扎根于實體經濟的一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不是一個簡單的投資機構。在投資以后的投后賦能上,我們更加關注。我們投資的項目有戰略資源,有核心器件,有重大的裝備基礎設施,還有我們涉及的國民經濟的一些支柱應用的產業,包括新材料、電子元器件、化學制品等等。所以我們就要扎扎實實的通過資本的力量,把科技資源和產業資源能夠更好地銜接上,推動他們更好地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實現我們產業的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